“信用就医”明明更方便,为何有人不愿用?

  发布时间:2025-08-12 05:39:57   作者:玩站小弟   我要评论
“信用就医”明明更方便,为何有人不愿用?2024-05-25 08:35:09 来源:工人日报 作者:邵婉云 。

“信用就医”明明更方便,信用就医为何有人不愿用?

2024-05-25 08:35:09 来源:工人日报 作者:邵婉云 责任编辑:邵婉云 2024年05月25日 08:35 来源:工人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分享到:

  本报讯 (记者刘友婷)诊间“零付费”、明明诊后“一次付”!更方咸阳市某某医疗设备培训学校近日,愿用记者获悉,信用就医深圳南山在区属医院及社康试点推行“先诊治、明明后缴费”的更方“信用+就医”智慧医疗便捷服务模式一年来,使用数量从每月320人次增长到每月900人次左右。愿用但是信用就医,仍有部分患者由于多种原因,明明不愿使用“信用就医”。更方

  “当天看诊,愿用医生开完单子,信用就医就能去拿药,明明无需排队缴费,更方咸阳市某某医疗设备培训学校节省了不少时间。”在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就诊缴费时了解到“信用就医”,市民陈先生就直接签约了。但是,记者了解到,仍有部分市民对“信用就医”的支付方式了解不足,就诊时订单结算自费部分自动通过“信用就医”无感支付,导致市民误认为就诊全为医保支付,忽略自费部分已使用“信用就医”进行垫付,后续收到系统提醒才进行还款。

  此外,也有市民对“信用支付”方式无法接受。在其他省市,有网友曾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次体验:“工作人员拿我的手机办理‘信用就医’时,申请了一张信用卡,我想删除,却被告知信用卡已办理了,最后投诉到银行才注销掉。”

 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,也有一些难点需要破解。深圳南山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推广“信用就医”最大的障碍是老人不会熟练使用小程序,存在注册签约难问题;也有部分用户担心还款时,会多扣自己的钱。

  记者了解到,为顺利推行“信用就医”,南山区创新使用了“银行垫付、国企担保”模式。据南山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介绍,该区引入国有银行进行诊间诊金垫付,为试点医院及区医疗集团授信额度,同时由区属国企为市民提供“零费率”担保服务。在此模式下,市民免开卡,医院不挂账,实现可落地性强、对用户友好、便于推广的支付模式。

  “对医生而言,‘信用就医’减少了我们的解释工作,缩短了看诊时间,提高了看诊效率。”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信息科工程师杨辉告诉《工人日报》记者,只是不同人群接受程度不同,需要通过长期的引导来改变以往的支付习惯。

  杨辉建议,增加医院员工对“信用就医”功能的了解。加强院内患者的推广工作,提高市民对“信用就医”的接受程度。此外,制定出对当前系统流程修改影响最小的方案,方便用户接受使用。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健康·生活频道

相关文章

  • 外交部回应又一中国学者被无理拘押

    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8日主持例行记者会。有记者提问:据了解,近期,又有一名在美国从事研究的中国学者被美执法部门无理拘押。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?郭嘉昆:一段时间以来,美国泛化“国家安全”概念,频繁
    2025-08-12
  • 瑞典外相:北约应“更关注中国”,以获得美国的支持

    原标题:瑞典外相:北约应“更关注中国”,以获得美国的支持) 观察者网消息,作为北约最新的成员国,瑞典参加了正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北约峰会。据法新社报道,当地时间7月
    2025-08-12
  • 美媒:莫迪访俄,泽连斯基发声称“非常失望”,美国务院表示“关切”

    来源:环球网【环球网报道 见习记者 陈奕桐】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)报道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地时间周一8日)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批评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俄罗斯,称“非常失望”,“是对和平的打击”。CN
    2025-08-12
  • 北京地铁将开启“暑运模式” 多条线路双休日缩短运营间隔

    央广网北京7月8日消息记者 秦立玲)据北京地铁官方微博消息,暑期的北京天气高温闷热,通勤叠加旅游客流,大客流压力持续增加。今年暑期运输从7月1日开始至8月31日结束,共计62天。为全面做好暑运服务保障
    2025-08-12
  • 北京此次洪涝灾害造成30余万人受灾

      来源:北京青年报  7月31日,北京市召开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,北京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,此次洪涝灾害造成30余万人受灾,2.4万间房屋受损。文/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点击进入专题: 北京遭
    2025-08-12
  • 全国首批移动智能监测空气质量的无人车在京上路

      新京报讯 据“北京亦庄”微信公众号消息,近日,在北京经开区24小时“走街串巷”的无人巡逻车添了新技能,除了发挥区域布控、一键求助、巡逻值守等功能外,还可以实时监测空气质量,这是全国首批移动智能监测
    2025-08-12

最新评论

hgtkbf.com